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的严峻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犯罪嫌疑人借助电信网络,犯罪手段种类多,花样翻新快,骗局逼真。范县公安局濮城派出所结合发案情况,认真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特点,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相关知识。
该所民警认真梳理了近期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制作成警情通报,以图文形式在辖区转发,同时利用各村平安微信群,且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转发电信诈骗案例及防范常识;工作中,每天组织民警、辅警深入辖区村庄发放、张贴防范电信诈骗通告,以此加强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遏制电诈案件的发生。
该所民警还特地总结了目前主要诈骗手段:
1、网络刷单类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骗子通常会先给刷单者一点小甜头,然后再抛出更大的诱惑,利用其“贪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让你在短时间从小金额尝试的成功刷单,交易到逐渐加大刷单筹码的高额投入,最终不但没有获得高额佣金,反而血本无归!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尤其是学生、宝妈和急需求职人员,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 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便相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擦亮眼睛,捂紧“钱袋子”,切记“刷单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兼职刷单刷信誉广告都是诈骗信息!”
2、网络贷款办卡类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骗子一般通过网络媒体发布办理小额贷款、办理信用卡等钓鱼网站,以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接着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贷款公司员工通过电话联系,对有意向者先收取手续费,然后以交年息、验证还款能力、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实施诈骗。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前应确认贷款机构的正规与合法性,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群等形式的贷款广告;一定要坚持走正规的贷款流程,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凡是没有放款就让你转账汇款的,一律是骗子。
3、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诈骗统一被成为“杀猪盘”诈骗,“杀猪”关键是“养猪”,培养感情这一过程就是“养猪”。婚恋交友网站和交友APP被称为“猪圈”,聊天工具被称为“猪食槽”,让受骗者爱恨其中的“聊天剧本”被称为“猪饲料”。整个过程,被称为“杀猪盘”。骗子第一步会通过婚恋网站、交友APP、附近人等方式,将受害者加为好友,用盗来的照片扮演高富帅或白富美;第二步会通过聊天、朋友圈掌握并迎合受害者的爱好,让彼此的感情迅速升温;第三步会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投资收益,吸引受害者主动询问;第四步向受害者介绍赌博或者理财平台,自称掌握平台漏洞,可以赢多输少。先指导受害人先投入零钱试水,令其少量获利,再引起受害者的贪念,步步培养和加深受害者的“赌徒心理”;第五步在受害者尝到甜头后,引导其加大投入,最后以各种理由,迫使受害者不断投入,受害者一步一步走向“投资”深渊,直到醒悟......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虚拟的网络世界,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能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不要轻信网友口中的“投资”“赌博”挣钱,切莫被挣大钱、掌握操作规律的说法所迷惑,仅凭聊天千万不要轻信对方身份,只要谈及金钱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4、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公民购物信息后,通过拨打电话或发淘宝信息冒充网站客服以产品质量有问题,以双倍退款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受害人一旦相信,骗子就会以信用不够无法退款、取消会员等种种理由设下陷阱,骗取钱财。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电商平台的退货都有一定的流程,整个流程都应该在电商平台上完成,不要随便点击发来的链接,这些链接很可能是骗子精心设计的与电商平台十分相似的钓鱼网站,要求受害人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凡是电话自称是购物客服主动与你联系退款的,一律是骗子,千万不要随便转账。
5、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骗子通常冒充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贩毒”、“ 洗钱”等刑事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通过验证资金或者转移资金至所谓安全账户来证明清白,从而骗取钱财。这类骗子第一步会利用公检法威信力击破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第二步会利用当事人思维暂时“短路”,诱导套取银行卡、信用卡等信息;第三步会利用信息,通过误操作等手段,进一步击溃心理防线,消除疑惑;第四步会要求受害人最大限度隔绝与外界联系,增加警方预警难度和时间;第五步会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和验证信息;第六步诈骗转移资金。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或者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6、QQ冒充好友、熟人类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诈骗的受害者绝大部分是大学生、高中生,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是QQ平台的活跃用户,社会经验较少,防范意识不强。骗子盗取QQ账户后,一般是向账号内联系人群发虚假求助消息,收到联系人回复后再步步引诱上套。由于这些人群回复率比较高,骗子发现规律后,常常选择在特殊时间段作案,以降低被电话、视频等验证的可能性。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好友联系时,若对方以紧急情况为由,发出帮忙付款、充值等请求时,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渠道,对好友身份进行核对确认,不能仅凭文字信息就配合转账。
7、网络游戏交易类诈骗
【诈骗套路揭秘】:这类骗子会通过游戏聊天室、论坛、游戏界面弹窗、二手交易门户网站等途径发布买卖游戏账号、低价充值点券、代刷装备代练等信息,有相关需求的受害人与其联系,谈妥价格后,诱骗受害人转账,随后骗子不提供相关游戏服务或者通过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操作继续转账。
【针对这类诈骗,警方提醒】:不要轻信网络游戏中奖信息,购买装备和虚拟币尽量通过认证的平台进行交易,不要被游戏重点低价迷惑,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不要沉溺于游戏,荒废学业,谨防上当受骗!
二、为避免群众上当受骗,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切实提高群众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警方提醒广大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牢记十五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都是诈骗;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7、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都是诈骗;
8、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诈骗;
9、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11、 凡是声称刷单刷信誉返现的,都是诈骗;
12、凡是让你交保证金、手续费然后贷款的,都是诈骗;
13、凡是宣称投资进行高额收益回报率的,都是诈骗。
14、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15、凡是不经过电话联系,仅凭QQ留言让转款的,都是诈骗。
电信诈骗案件不外乎分为“天上掉馅饼”和“天上降灾祸”两类,骗子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的心理行骗,只要记住以上“十五个凡是”即可轻松防骗,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避免身边亲朋好友上当受骗。